遇难女生个人信息被扒光羞辱 网络暴力为何成了一门流量
埃塞俄比亚航空客机坠机,机上 157 人无一生还,其中包括 8 名中国乘客,我以为这是近来最令人难过的事,没想到空难第二天,一位中国遇难者就在社交网络遭遇了另一场「灾难」。
事件的发展实在匪夷所思。当大家还在为埃航遇难者哀悼的时候,有人发现了一位遇难女大学生的微博,这名女生的个人信息悉数被扒光:长得漂亮、家境不错、此行目的是为了与男友见面以及看看野生动物……
万万没想到,这些都成了这位女生被人身攻击的理由。「为看长颈鹿跑到非洲,中国没有长颈鹿吗?」、「叫你炫富,下辈子注意点。」,甚至想要与异国的男友见面都被说成「千里送炮」。
最近网上流行一种「夸夸群」,只要花几块就能被拉到一个微信群,享受群友毫无理由的花式吹捧。而这一次社交网络则变成了一个「骂骂群」,不用花一分钱就有成千上万网友变着法骂一个人,那些骂人的理由基本都不可理喻。
事情愈演愈烈,女生微博里的一句话还一度登上了昨天的微博热搜榜榜首。目前遇难女生的微博账号已经应家属要求被关闭,微博也对一些在遇难者微博下进行人身攻击的账号进行了封号处理。
这场荒诞的闹剧就这样结束了吗?并没有。在不少媒体对这件事的报道的下面,仍然继续涌现出有不少针对这个女生不堪入目的言论。
不知道幸运还是不幸,那名女生不会亲眼看到这些攻击她的言论,但难以想象刚刚失去亲人的女生家人看到这些评论会有多么难过。
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被恶意攻击,社交网络再一次充当了网络暴力的放大器,而这种莫名其妙的攻击正在成为互联网上的常态。
当网络暴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门赚钱的「生意」
在这场网络暴力里,除了一些思想偏激的喷子,其实也少不了营销号的推波助澜,微博 CEO 王高飞就表示,九成九的评论都在悼念,但营销号挑出 1% 的恶意评论,放大博取关注,挑拨网友相互攻击。
类似这样吃人血馒头的自媒体你可能并不陌生,去年郑州空姐搭乘滴滴顺丰车遇害,她微博上的照片成为了很多媒体「编故事」的素材,随之而来的也是因为外貌和穿着而对这名空姐进行「荡妇羞辱」。
媒体人张丰在《大家》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能都要面对这样的处境:一个人一旦意外去世,成为新闻的「主角」,他(尤其是她)的微博微信,就会成为素材,暴露在公众眼前,并且任人评说。
其实又何止是去世的当事人,就算依然在世,也不妨碍为了流量而来的媒体将你起底,只是逝者丧失了对这些账号的控制权,不能删帖或者作出回应。
如果一些媒体是抢食流量的秃鹫,那么社交账号就是公开的捕猎场,逝者的社交账号只能任人鱼肉。
▲ 一幅著名的摄影作品,一只等着吃小女孩的秃鹫.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互联网时代讲究的是眼球经济,流量往往与收益挂钩,一些媒体因为追求流量抛弃了新闻伦理,还有一些营销号甚至直接将网络暴力当成了常规的运营手段。
一位前微博运营在知乎上透露,像这种在高关注度的事件中骂受害者,已经是一个可以赚钱的「行业」了。
他指出在类似的热点事件中,总有一些从名字到头像到言论都是明显找骂的微博账号,让你忍不住想喷他,然后你会发现只有关注他才能评论,你一旦关注就上钩了。
过段时间这个账号换个头像名字,再把之前的微博删掉,你大概也就忘了这是哪个账号了,这些营销号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短时间收获大批粉丝,然后开始接广告赚钱,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招数屡试不爽。
也就是说,像埃航遇难女生遭遇的这场网络暴力背后,一部分是真的恶意攻击者,一部分则是为了吸粉在装傻装坏的营销号,然后不明真相的群众也被卷入其中,尽管出发点不一样,可对当事人的伤害却被无限放大了。
透明的社交网络,每个人都无处可逃
逝者在互联网上被过度消费,跟社交网络上越来越透明的个人信息很大关系。
在纸媒时代,媒体的采访基本是通过面谈或者电话采访完成的,很多时候要打开被访者的话匣子并不容易,而对于死者的报道就只能从家人朋友等外围对象入手了。
可社交媒体的普及让很多人事无巨细的日常都公开披露在互联网上,这大大方便了媒体了解采访对象,但也让网络暴力来得更加容易。
对于一般人来说,在微博微信上晒出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了习惯,而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觉得这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只是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成了在网上「裸奔」的人。
甚至当我们还在襁褓的时候,个人信息就已经开始在社交网络上更新了。大 V 和菜头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你是怎样把孩子从幼儿园骗走的呢?」记者采访被捕的人贩子。「没什么的」,人贩子抬起头憨厚地笑着回答:「我每天都看他父母的微博,对这娃太熟了。」
后来和菜头因为不满一位母亲在微博下的评论,跑到她的微博里翻了翻 700 多条内容,很快就整理出这位母亲和孩子一系列个人信息:
1、我锁定了她所在的城市。
2、我锁定了她的家和工作单位的位置。
3、我知道了孩子的真实姓名,生日。
4、我锁定了她孩子常去的游乐园和商场位置。
5、我分析出了她的家庭结构,经济情况。
6、我分析出了他们家的行为习惯,包括老公多久出一次差,她多久去一次父母家,她带着孩子一般走什么线路,每天大概什么时间去哪里。
想想我们平时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内容,要分析和推断出这些信息是不是也轻而易举呢?
《大西洋月刊》一篇文章指出,很多美国青少年还没拥有社交账号的时候,就能在 Google 上搜到不少关于自己的信息,但他们的无法阻止父母不断在社交网络上发帖。
这些被发布到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已经很难被称为个人隐私,因为用户将其分享在公开的网络空间,就默认了希望给更多人看到,然而在遭遇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的时候,个人隐私与互联网公开性的冲突就会显现出来。
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无处可逃。
想在互联网上保护自己可能是徒劳的
你或许会说,只要把自己在互联网上的个人信息都删了不久能避免被扒光了吗?
且不说以很多人对互联网产品的依赖程度这并不现实,而且就算真删了也未必有用,《人物》杂志一位作者就这样做了,结果却没什么改变。
这位作者表示自己删光了几乎所有的网络痕迹,用 6 个手机号、十几个邮箱、不同的名字性别来注册不同的应用账号,结果有一次推销电话居然把他的个人住址、工作单位、毕业院校等个人信息都一一念了出来。
当我们以让渡部分个人隐私为代价来享受互联网的便利时,这样的事似乎就已经注定了。
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其实也有责任通过相关机制来遏制网络暴力,比如一些互联网公司针对逝者账号有专门的管理政策,2015 年 Facebook 推出了用户死后账号管理新政策,用户可以选择在死后删除账户,或者指定一个人「委托联系人」在其去世后代为管理账号。
不过各家互联网平台对于逝者账号的管理政策都有所不同,而法律对于数字遗产管理也还没形成一套成熟的规范,因此大都只能像这次事件一样在舆论发酵后由平台出面打击,尽可能不让伤害扩大。
在 3 月 11 号晚,埃航失事客机的黑匣子已经被找到,相信事故原因很快水落石出,可像埃航遇难女生在互联网经历的这些还会反复上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那个被秃鹫等待死去的小孩。
题图来自:《西西里的美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