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普遍服务拉起千村万寨“脱贫网”,让亿万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5月17日,在第53个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说:“让亿万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
“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是国际电信联盟确定的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
但是,在这个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全球尚有20亿人口无法使用最基本的通话服务,超过30亿人无法使用互联网服务。
“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在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这一令世界瞩目的“脱贫数字”。
当生活在滇藏缅交界深山峡谷中的独龙族整族脱贫后,人们感慨,从刀耕火种、狩猎为生的生活方式步入信息社会,独龙族“一步千年”只走过了“一张网”的距离。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为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网络支撑。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了解到,过去六年,我国实施了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先后支持了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建设和5万个4G基站建设,推动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9%。
这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任务部署在贫困地区。
2015年底,我国贫困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通光纤比例分别为62%和26%,到了2020年底均提升至98%以上。
如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葛颀所言,如何有效配置社会资源,让电信网络成为全球最泛在的社会基础设施平台,让电信服务成为全人类都能够享有的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尽快消除数字鸿沟,是全社会的期望更是行业的责任。
“十三五”初期,我国还有约5万个行政村未通宽带,这其中就包括大量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还有15万个行政村宽带接入能力不足4Mb/s,城乡存在较大“数字鸿沟”。
这些行政村大多位置偏远,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用户分散且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市场机制失灵,是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亟须创新工作机制,加快补齐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短板。
要在十余万个行政村建设网络,必须解决谁出钱、谁建设、谁运营、谁验收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电信普遍服务工作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网络发展处处长朱刚介绍,我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创建了“中央资金引导、地方协调支持、企业主体推进”的电信普遍服务新机制,形成了中央、地方、企业合力支持农村宽带建设发展的新模式,将农村网络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激发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新动能。
朱刚强调:“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为电信普遍服务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持续保障,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让电信普遍服务工作和脱贫攻坚结合得更加紧密。”
正是有了电信普遍服务机制的引导,电信运营商“在自己的盘里肥瘦搭配”,大力推进城市网络建设的同时,把千千万万个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村庄链接进数字社会,让偏远地区的人们亦不会在数字化转型中离线掉队。
正在部署的第七批电信普遍服务任务,将开展4G基站补盲行动,预计在农村及偏远地区支持1万个4G基站建设,推动宽带网络逐步向农村人口聚居区、生产作业区、交通要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延伸。到今年底,未通宽带行政村将实现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