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号来了 公司已经倒闭” 游戏行业的“小寒冬”?
6月7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放了今年第二批共计60个游戏版号。阿武(化名)所在公司的游戏赫然在列。但是还没等他高兴起来,他的微信里,就接二连三跳出了询问他们公司是否已经转型的消息。原来,由于网络媒体的误传,他们公司被“转型”了。
“版号来了,公司却已经倒闭”,这样的情况在游戏圈中确实存在,抗风险能力差的游戏公司没有能熬过行业的“小寒冬”。虽然版号“回来了”,但对于小微游戏公司而言,还没到拍手庆祝的时候,摆在它们面前的选择是:继续申请和等待版号,或是另辟蹊径,投入游戏出海大军。
公司倒了
尽管阿武所在的游戏公司被“转型”,只是一次乌龙事件。但在阿武看来,“版号来了,公司已经倒了”并不只是媒体为了点击量制造的噱头。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现状却也反映出了这几年游戏行业的真实生态。
从业10年,阿武见证过不少游戏公司的倒闭。“尤其是这两年,明显变多了。”其中因为迟迟等不到版号而运营不下去的并不在少数。
相比有爆款游戏做背书的游戏大厂而言,小公司在这场版权寒冬里前行得更加艰难。特别是对于很多只有一两款游戏产品的小公司来说,等不到版号,就意味着无法上线运营,没有收入,加之前期开发游戏投入的资金、人力成本,一旦运营稍有不善,很有可能就此倒闭。
“虽然倒闭的直接原因不能说是拿不到版号,但版号的桎梏,的确影响了整个行业的环境。”资深游戏从业者老胡告诉记者,自己身边已经有好几家游戏公司注销,“说不准,也许过一段时间,他们曾经申请的版号就会通过审批⋯⋯但已经太晚了。”
在版号停发8个月后,游戏版号审批重启。今年4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公布了最新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有45款游戏获得版号。游戏版号审批的回归,给国内游戏市场带来了一股春风。当日美股开盘后,相关概念上市公司如网易、B站、虎牙、斗鱼等股价随即上涨。
好消息传递到产业链末梢也许还需要一段时间,当下国内游戏公司依然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陈东(化名)是一名游戏美术。几年前,他离开游戏公司做个人外包。最近,他发现好几家合作过的游戏公司都开始大规模地裁员。“有些公司一个项目组裁到只剩一个人。”陈东有些唏嘘,“有几家还是上市公司呢。”
这两天,前公司的同事主动来找他,和他聊找工作的事,陈东这才知道,自己原先待过的公司也没熬住,已经倒闭了。游戏行业大规模的裁员让陈东有些惶惶,“现在能有个稳定的工作就知足了。”
版号申请并不容易
相比同行,能够在游戏版号重启后拿到版号,阿武无疑是幸运的。
入行10年,这是阿武第一次以游戏负责人身份组建团队开发游戏。2019年,阿武组建了一支12人的队伍进行新游戏的开发,历经近1年时间的研发,游戏于2020年11月正式送审,直到今年6月拿到版号,已经过去了19个月。尽管19个月稍显漫长,但对阿武来说,能拿到版号,已经算是好运。
天眼查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游戏相关企业37.2万余家。其中超7成企业成立于5年内,成立于1年内的企业占比25.5%,而成立于10年以上的企业仅占比8.8%。在数量如此庞大的游戏公司基数下,今年发放的国内游戏版号总量只有105个。即便是加上去年2021年发放的国内游戏版权总量679,发放率也仅有0.21%。
“这次版号能批下来,运气真不错。”阿武告诉记者,在按要求申请之后,他和团队能做的只有等待,作为送审游戏的负责人,他并不清楚版号发放的具体评判标准。
等待期间,团队成员依靠运营公司其他的几款游戏来维持生存。“因为我们是小团队,在小城市,人力、运营等成本压力不高,所以才能坚持到现在。”
近年来,国家针对游戏版号的审核趋向严格。从2020年起,我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数量便一路减少。2020年,审批数量为1208个,2021年过审的游戏数量仅有679个,跌幅近一半。
而且这并不是国内第一次经历版号停发。2018年下半年,国内游戏版号同样遭遇过一次长时间的停发。但与这次不同的是,2019年初,游戏版号恢复发放后,前三个月,为了处理积压版号的情况,游戏版号过审数量均在200个以上。但这一次,4月和6月的游戏过审数量并未出现大幅上升,4月发放的版号数量为45个,6月发放的版号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也仅有60个。
阿武已经来不及去思考版号下发之后的事情。“有版号至少意味着有收入了。”如今,他一心只想着快一点上线新游戏。为此,他已经为新游戏注册好了微信公众号,为游戏上线的宣传造势和后期运营做好准备。
不如出海深耕
在最近2次发放的版号中,不少人都注意到,除了米哈游、莉莉丝这些知名的游戏公司,获得版号的也有不少小型游戏公司。而腾讯、网易这两家制霸国内游戏市场的大厂并未出现在名单上。这是否意味着小型游戏公司将迎来更多机会?
左为今年4月获得版号的45款游戏,右为今年6月获得版号的60款游戏
在老胡来看,腾讯和网易没能拿到版号,并不值得操心,它们有获得版号的研发、运营等综合能力,而对于小微游戏公司来说,等待版号并不见得是好选择,“对小公司而言,在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最适合的活法应该是尽可能拓展海外渠道,放眼全球。”
近几年,由于版号限制,“游戏出海”成为了游戏行业里的一个热词。腾讯、网易、米哈游、三七互娱等公司在游戏出海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在今年5月的业绩电话会上,网易创始人丁磊更是表示,当前网易游戏海外市场的营收已经达到10%以上,未来,要努力将海外市场占比提升到40%〜50%。在近几年的国内出海游戏榜单上,前十的位置一直被国内各家大厂所占据,小游戏公司的名字很难出现。
尽管如此,在老胡看来,小公司通过出海获得生存和盈利空间,还是有不小的可能性,“比如中东市场的《苏丹的复仇》,就是个很好的正面例子。”他建议,小微游戏公司避开欧美日韩等大厂聚集的成熟游戏市场,寻找竞争更小、更新的细分游戏市场。
老胡口中的《苏丹的复仇》是国内游戏厂商龙腾简合面向中东玩家开发的一款游戏。游戏中全面参考阿拉伯文化背景,为了适应和尊重当地的宗教习俗,《苏丹的复仇》特意为每一名女性游戏角色都蒙上了面纱。
接地气的设定一下子吸引了中东玩家的兴趣。《苏丹的复仇》上线后,迅速横扫整个中东市场,在沙特、土耳其、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以及阿曼等多个国家表现出色,成为中东游戏市场中的大热门。自2015年上线以来,连续7年稳坐排行榜前五名,每年为龙腾简合带来数亿元营收。
“中国游戏的商业模式在世界是领先的。”老胡说,“找到自己适应的市场和题材,愿意在当地深耕细作,是很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