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成都学院新校区正式投用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新校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获悉,位于四川天府新区鹿溪河畔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新校区于26日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教融合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将进一步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在研究生教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集聚方面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主校区位于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以下简称“成都学院”)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二级学院,以硕博研究生培养为主,传承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办学理念,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研究型学院,也是除主校区外,学生人数最多、开设课程最多、学科最齐备的国科大京外科教融合学院。
在学研究生2000余人
专业设置涵盖“数理化天地生”
据了解,成都学院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二级学院,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三方共建,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牵头承办,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区各培养单位联合承办。学院选址四川天府新区科学城鹿溪河畔,校园占地260余亩,一期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用于教学和科研,包括体育场、学生公寓、食堂等相关配套设施。
成都学院专业设置涵盖了“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学科门类和研究领域,重点聚焦光电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资源环境、微电子等领域设置光电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生命健康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专业学院。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学院有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含联合培养),设立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力争5年内,学院办学条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校学生规模达到3000人,岗位教师达到600人,每年为社会输送毕业生一千余名,在满足区域发展需求的同时,为全国输送高素质人才。”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院长王嘉图介绍说。
据悉,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将开启国科大(主校区)和成都学院集中课程教学,以及在系统单位科研实践的分段式培养模式。过去,学生需在国科大本部(北京)完成为期一年的集中授课式学习后,才能返回各自的研究所,参与团队科研工作;如今,在一体化园区的优势下,学生只需在京集中学习半年后,便可提早加入课题或项目组,增加了与导师交流互动的机会,更快地进入科研角色,也为论文写作预留了更多准备时间。
新校区投入使用后,紧接着将迎来2023年硕士生秋季学期入学,目前相关课程已初步落实。教师队伍由“成都分院系统单位+国科大+成都地区高校”组成,现已确认的任课教师总计140位。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课、公共选修课和部分专业课(平均3门课/专业),首次初步设置了52门专业课和9门公共课(必修+选修)。
打造国家创新策源地
探索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3.0版
科教融合作为中国科学院的鲜明特色,成都学院规划建设过程中也在进一步探索打造科教融合的3.0版。“成都学院以组织实施教学和科研为核心,遵循科教融合理念,根据成都产业发展需求,整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学资源。”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陈锋称,国科大成都学院不仅仅单纯指8万平方米的校园,还包括大量中国科学院在蓉研究院所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所属实验室、大科学平台和装置等。
成都学院副院长董微告诉记者,具体来讲,建设成都学院是依托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系统单位丰富的科教资源,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为成渝科创中心、西部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提供科技支撑、培养高端人才,同时立足区域,辐射全国。
在人才引进上,成都学院也将致力于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集聚和科技成果孵化,探索科教创产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采用柔性聘用的方式。记者了解到,成都学院的教师队伍主要依托成都分院系统各单位,但科研人员不是必须成为岗位导师,可以兼职到国科大成都学院上课。对于愿意成为专业导师的科研人员,将采用岗位导师聘用机制。不仅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柔性聘用的方式对其他单位人员同样适用。
此外,成都学院在打造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完善的实验和学习条件的同时,还将通过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相关学科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前沿技术研究基地以及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产出一批重要创新成果,使科研成果就地就近落地转化,进一步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据统计,自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成立以来,已培养博士2628名,硕士3874名,建设了光电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木工程、生物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图书情报等优势学科,逐步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和高能级科研平台为支撑,以中国科学院20余家研究所和创新单元为依托的科教创产深度融合创新生态圈,成为国家创新策源地、成渝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高端人才聚集地。
立足科学中心腹地
发挥好科创平台聚合溢出效应
创新平台的集聚成势,是创新策源力被激活的关键。同样,在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建设期间,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新园区搬迁启动。新园区逐步形成了成都分院园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校区和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园区连片规划,促进了平台、师资、人才全方位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区域内科教融合发展新基础,也“策动”了兴隆湖畔云集起势的各类创新资源。
鹿溪河畔,立足成渝(兴隆湖)综合科学中心腹地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校区同样将起到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我们将与在蓉创新平台协同发展,导入科技创新资源,有力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好科创平台聚合溢出效应。”董微介绍道,以成都学院为载体,将聚集科研团队和科技创新型企业,为区域创新发展导入更多科创力量,推进原创成果“沿途下蛋”“沿途孵化”。
据介绍,成都分院系统研究单位涉及光电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态等多个领域,可以辐射周边创新型企业,向入驻相关企业开放研究成果,形成他们的研究支撑。“同时,我们将整合院内外资源,与各培养单位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共同打造一所根植中国科学院大学基因的高校。”陈锋表示。
“在成都学院周边,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系统各科研机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毗邻而居,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的大科学装置等纷纷布局兴隆湖畔,加上独角兽岛、天府海创园等组成的‘科教融合创新生态圈’,也将为成都学院人才引聚、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提供更广阔的可能性。”成都分院副院长刘庆告诉记者。
大事记
1979年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
2003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成立,其依托中国科学院在成都、重庆的7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光电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有机所、成都计算所和成都文献情报中心、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形成了完善的基地-研究所互动机制,拥有一个基地,3个园区(华西坝、牧马山、重庆院)的共建格局
2018年5月2日 成都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签署协议,三方在四川天府新区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打造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
2019年8月22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项目在成都启动建设
2023年8月26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 黄雪松 文/图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国科大成都学院新校区正式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