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熠熠“慧眼” 捕捉风云变幻 | 2023年“质量提升年”行动系列报道②
今年3月,气象雷达总控业务平台投入试运行。5月,中国气象局雷达气象中心长沙气象雷达标校中心揭牌试运行,为稳定雷达数据铸造“定海神针”。随着《新一代天气雷达质量评估方案》出台,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持续优化,第二期全网雷达一致性评估正有序开展。
(相关资料图)
破解难题跑出加速度,质量提升开拓新局面。中国气象局持续推动2023年“质量提升年”行动不断向纵深开展,围绕强化雷达气象转型发展,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强化科技创新和支撑保障,促进雷达观测数据和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同心铸“利器” 持续提升气象雷达数据质量
要发挥好雷达的“眼睛”作用,关键在于雷达数据的精准性、一致性水平。而气象雷达探测数据准不准,自身测量精度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对雷达自身的工作参数进行定标。
5月17日,长沙气象雷达标校中心正式揭牌,成为全国唯一的气象雷达高精度标校中心。作为全国气象雷达的“数据大脑”,研究并建立“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标校体系,研制基于高架法的雷达天线远场高精度测试系统,建立业务适用、高成功率锁定的无人机悬吊金属球标校系统,提高了数据监测精准度。
长沙气象雷达标校中心“314”标校阵地图 图/童迪
夯实气象雷达支柱离不开作为后盾支撑的“硬核”技术和“拳头”产品,气象部门正不断寻求突破:
4月1日,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ROSE2.1)在全国123个雷达站投入业务试运行。开展了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产品及强对流天气自动报警产品月评估工作,不断优化软件算法,进一步提升了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和龙卷风4类强对流产品识别率。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以下简称“观测司”)组织完成全国所有天气雷达巡检标定工作,开展一致性评估,全网雷达反射率因子平均标准偏差从2022年底的3.43dB下降到3.02dB。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建立5大类13项雷达质量评估体系,开展第二期全网雷达一致性评估工作,完成S波段标准雷达41项关键指标的高精度测试标校;首次开展天气雷达天线远场实测和S波段雷达同址比对观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建立针对S/C波双偏振业务雷达的组网融合及降水估测数据集和针对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的反演数据集,开展基于X波段雷达数据的下击暴流落区识别技术研究及省级业务平台算法部署。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支撑科技尖端技术发展的,是背后务实精干的团队、运行高效的业务平台。
雷达气象团队入选中国气象局第二批重点创新团队。团队建设气象雷达总控业务平台(雷圣-国1)并投入业务试运行;建设国家级标校业务平台(雷圣-国2),S波段标准雷达、金属球标校系统等5类标校装备投入试用。天津气象雷达研试中心大楼即将竣工。召开首届全国气象雷达应用年会,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并为首批11个雷达中心应用分中心授牌,进一步加强国省联动。新建的中国气象局雷达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正式启动。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气象雷达信号处理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气象探测前沿技术与系统研制。
而每一柄“利器”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背后必然是深谋远虑、久久为功——
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部署下,各级气象部门上下齐心、同行并进。观测司召开10次业务技术调研会议,开展技术论证评估、检查落实工作进度,先后印发8份细化的业务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相关试验、试点、测试工作。探测中心建成雷达气象中心国家级主体业务框架,持续完善雷达产品应用体系建设,加大开放合作力度。
“三动”聚合力 不断深化气象雷达数据应用
7月7日,东北地区出现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吉林、辽宁等地出现9级至10级,局地12级雷暴大风。
7月6日14时左右,内蒙古自治区通辽上空出现超级单体风暴。图/新华网
探测中心及时启动龙卷捕获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利用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衍)和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天衡)开展强对流天气分钟级加密监测,将强对流天气识别警报信息以及现场天气实况信息实时共享给国家气象中心、辽宁省气象局等相关单位,开展监测预报服务联动,并组织调动移动风廓线雷达前往辽宁西部地区开展加密观测。
7日15时左右,成功捕获出现在辽宁朝阳北票市马友营乡北平房村龙卷风,16时45分左右,捕获黑龙江绥化龙卷风。主动、互动、联动工作机制的不断强化,形成了推进气象雷达数据应用的合力。
4月28日午后至夜间,北京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流之强、冰雹范围之广少见,雷达监测有效识别了冰雹的发生位置。这也得益于观测司完成北京周边及长三角区域天气雷达协同观测网组建,初步建立雷达协同观测与预报服务互动机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正从本地化、集约化、规范化、效益化方面,不断放大气象雷达应用优势。
6月10日,江苏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省气象局提前1天发布强对流蓝色预警和潜势预报,为政府决策和应急部门防御力量调度前置赢得时间。省气象局与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发布“省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提示单”,三次与省应急管理厅视频会商调度,开展内外叫应,首次使用手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必答服务,对南通音乐节演出暂停和重启提供精准预报。
此次天气过程,双偏振雷达等新资料发挥关键作用,各类客观识别和外推算法整体表现优异,联动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刘倩 焦志敏
编辑:张娟穆俊宇
发布:何长剑 谷星月
审核: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