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里如何建起“三室两厅”“大房子”,太空“房子”怎么搭?

拥有“太空家园”不再是梦想。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搭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的空间站建设迈出稳稳第一步。耗资巨大的空间站用来做什么?太空“房子”怎么搭?《科技周刊》记者特邀专家进行解读。

为什么要在太空里建立空间站?

将人类送上太空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但在太空中,人类怎样才能“待得久”?首先得“有地方住”。空间站就是宇航员在太空中住的“房子”,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中开展科研活动,长时间生活下去。

“对于飞船而言,空间站就是‘码头’。同时,空间站也是太空实验室,科学家可以在里面开展一些空间科学实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教授闻新告诉记者,空间站具有体积大、寿命长、功能强和载人多等优点。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是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目前,在太空中只有一个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它由美国主持研制,共有16个国家参加。中国当时也申请参与,但美国拒绝了中国的申请。”

建立空间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太空里有辐射和流星环境,因此对空间站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太空里面有很多微流星体或碎片,首先要保证空间站的结构,要能够经得起微流星体的碰撞,这就要求空间站的外壳防护非常到位。”江苏省天文学会科技传播专家、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汤靖师解释说,就好比汽车外壳一定足够结实,才能经得起小的磕磕碰碰从而保证人类的安全。

此外,人类在空间站内长期居住,需要可靠的空气、水环境循环系统和能源电力保障。“空间站的运行高度为300至400公里,这个高度还有稀薄的大气,从而造成空间站高度不断降低。因此需要先进的能源补充技术保证空间站数十年以上保持高度运行。”令人欣喜的是,我国从“天宫二号”发射开始一步一步探索并实现燃料加注,以此保障空间站内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据介绍,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是其中关键一步,解决了“建造空间站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在2021年-2022年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随着空间站工程全面展开,中国正式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三室两厅”一间一间“拼”起来

如果把神舟飞船比作一辆轿车,“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当于一室一厅,空间站则像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空间站由三个舱段组成,这一次搭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升空的,是‘天和’核心舱。它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闻新教授告诉记者,“天和”核心舱的重量大约在22吨左右,如果将它和地球上的“房子”做一个类比,核心舱的作用,好比是房子的客厅,负责空间站组合体的统一管理和控制,支持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等飞行器与其交会对接和在轨组装,具备接纳航天员长期访问和物资补给的能力,可以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天和”核心舱的组成还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节点舱主要是和其他部分进行对接,它主要有2个停泊口和2个对接口,以及一个出舱口组成,出舱口顾名思义是能够允许航天员实现太空活动的地方。”汤靖师解释说,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问天”和“梦天”的对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站,对接口则是用于载人飞船的对接使用。

在节点舱后面是生活控制舱,主要分成小柱段和大柱段,其中小柱段最大直径是2.8米,是航天员的主要生活区域,其中包括3个睡眠区和一个卫生区也就是俗称的三室一卫。而大柱段直径4.2米是航天员主要的工作区域,例如进行舱外活动时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以及载人飞船或者实验舱对接时的数据显示等。

汤靖师介绍,最后一部分则是资源舱,资源舱的作用是储存能源资源,例如空间站所需的推进剂、空气、食物等生活资源,而在资源舱的尾部也有一个对接口,进行“天舟”货运飞船的对接任务,保证空间站的物资补给。最新发布的关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通过评审的消息也代表着“天和”飞天之后“天舟”也将陆续跟上做好后勤补给工作。

据悉,此后我国还会发射空间站的两个实验舱,它们将与核心舱进行组合。“实验舱和核心舱的组装,由航天员出舱完成。航天员在太空中会像‘堆积木’一样,借助机械臂系统,逐渐把整个结构搭建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万一出现‘漏气’等情况,还可以出舱进行修补。”闻新介绍,上个世纪,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员就已经进行过实践,在太空中“组合”核心舱和实验舱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对于现在的中国航天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空间站未来科学发现将“反哺”地球

“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核心难点在哪里?闻新教授表示,发射对中国航天来说已是“驾轻就熟”,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也就是航天迷们俗称的“胖五”火箭的承重能力。“毕竟是20吨左右的核心舱,但承重这一问题目前已经解决。”

闻新教授经历过“天宫一号”等多个飞行器的研发,对中国航天前景的每一步都充满感情,“‘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是中国空间站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航天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美国航天的差距又缩小了一些。”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为完成空间站建造,共规划了11次飞行任务。在长五B首飞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也规划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天宫号’空间站预计运营十年以上,至少采用三个轨道舱组成。将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空间,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汤靖师补充说,航天员的生活必需品、工作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均由货运飞船运送。载人飞船停靠在实验室外,作为应急救生飞船,如果实验室发生故障,可随时载航天员返回,航天员工作完成后,也可乘飞船返回。

此外,从国际空间站20周年的运行情况来看,其搭载的一些科学实验产生了很多新的重大发现,也“反哺”了地球,不少应用成果应用在国计民生当中。汤靖师表示,“天宫号”空间站建成后的一些技术,一定会应用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美国的阿波罗探月行动,还是欧洲的高能物理实验,都有一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先进技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而在当时很难预测和想象这些科技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2013年6月“天宫一号”任务期间,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未来我国的空间站建好之后,是否会有类似科普活动?汤靖师认为,空间站是非常独特的实验和教学平台,比如水滴透镜等一些地面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可以在空间站内进行,借助远程通信技术,实现常规的“空中课堂”也不是没有可能。他期望通过开展这类科普活动,激发学生们对空间探索的兴趣。

链接

空间站的活动高度为啥不到400公里?

航天爱好者也许注意到了一个数字,空间站在太空中的飞行高度只有不到400公里。闻新教授解释,目前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一般都是在300公里—600公里高的太空中进行的,空间站属于低轨道航天器,这个高度设置,还考虑了航天员和空间站本身的安全问题。

在太空中,空间站像飞船和卫星一样,围绕地球旋转。它有着一定的寿命。“中国的空间站寿命是10年左右。通过维护延长到15年。”闻新预测,未来,空间站退役后,会通过地面控制,最终落入南太平洋。

据悉,中国的空间站未来还有一个重要计划,在空间站建造完成后,会单独发射一个十几吨的光学舱,与空间站保持共轨飞行状态。光学舱命名为“巡天”,具备自主飞行能力,正常任务时与空间站共轨飞行,进行高分辨率天文观测,开展天体物理和空间天文学研究。需要燃料补给和设备维修时,光学舱可与空间站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和设备维修维护,提高自身寿命和工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