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金日成综合大学校长兼高等教育相太亨哲

金日成综合大学校园

金日成综合大学校史馆,金正日就读金日成综合大学期间自制的乐器。

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培养革命人才

——专访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校长兼高等教育相太亨哲

位于平壤市东北部大城区龙南山山麓的金日成综合大学,已经有72年的历史,是朝鲜最高学府。

因为朝鲜各级党政军机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毕业于金日成综合大学,很多活跃在各个科研领域的技术骨干和各条战线上涌现的模范先进人物,也是该校毕业生,金日成综合大学也被称为朝鲜“干部基地、人才摇篮”。如今,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在朝鲜达到最高水平,并以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目标。

金日成综合大学学生

8月9日上午,《中国新闻周刊》前往金日成综合大学,参观了校史馆、游泳馆、电子图书馆以及2013年落成的教职工住宅大楼。该校校史馆解说员介绍称,游泳馆、电子图书馆是金日成综合大学“最伟大的校友”“伟大领袖金正日同志”在2009年至2011年送给学校的两件礼物。

金日成综合大学校史馆珍藏的金正日上学期间的校服

金日成综合大学游泳馆

金日成综合大学校长太亨哲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在就任金日成综合大学校长之前,太亨哲曾任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秘书长、朝鲜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是朝鲜著名政治家和学者。

中国新闻周刊:金日成综合大学被称为朝鲜的“人才摇篮”。今年4月20日,朝鲜劳动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战略路线,集中全部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在新的形势下,金日成综合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

太亨哲:培养政治思想坚定、科学技术能力过硬的革命人才和有能力的民族干部,很好地解决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新闻周刊:人才储备无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你看来,朝鲜的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太亨哲:我国把实现人民经济的主体化、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作为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并为此奋斗。我们需要具备能实现上述目标能力的人才,需要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可以建设自主知识型经济强国、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特别是为了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学校需要有计划地培养能够推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经济的人才。

金日成综合大学校史馆讲解员

金日成综合大学一位副教授的家

中国新闻周刊:为了培养这些人才,金日成综合大学是否已制订了一些新的计划?比如,将开设哪些新的专业?

太亨哲: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校各系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的连续教育体系,开展英才教育,并开设了以经济信息专业为主的新专业,以培养经济管理型人才。

未来,还计划开设经济管理学、生物经济学等新专业。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学校的师资能够满足新的需求吗?在充实教师队伍方面,校方会有哪些举措?

太亨哲:我校目标是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和建设一流大学的要求,培养出较高素质和能力的教师。我们拥有能跟上全球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师队伍。

我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大部分教师都有博士学位,把从本科读到博士、博士后的有能力的学者,更多地引进到教师队伍中。

金日成综合大学第二教学楼内景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金日成综合大学和国际上的哪些国家有交流项目?主要集中在什么专业?在你看来,这种交流能达到什么效果?

太亨哲:我校与中国、俄罗斯等很多国家都有留学生交流项目,在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很多领域都有频繁的学术交流。

最近几年,在金日成综合大学举行了20多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和双边学术讨论会。通过这样的交流,学者们开拓了相关领域的视野,在尖端科技和相互关心的问题上深度探讨,推动了我国的经济、文化、科学发展,也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金日成综合大学的沙盘

中国新闻周刊:为了进一步推动朝鲜的经济发展,除了在国内加紧培养人才以外,金日成综合大学会不会派更多的学生到国外学习?

太亨哲:我校认为,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尽快培养需要的人才,一方面还要把更多的学生送去国外留学,这对于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今年5月份时曾访问中国。对于中国和中国的教育,你比较关注的内容是什么?

太亨哲:今年5月,我参加了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活动,对中国的教育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中国大学的实验教育问题、学生和教授管理问题以及提高学生创造力相关的问题,我都比较感兴趣。

中国新闻周刊:在教育培训方面,金日成综合大学和中国方面有哪些合作和交流项目?未来你希望同中国开拓哪方面的合作?

太亨哲:我校与中国的大学有留学生、实习生、研究生教育交流计划,最近几年每年有200多人的交流规模。以后希望与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多样的学术交流并进行共同研究。

中国新闻周刊:为祖国培养适应新形势的新型人才,在你看来,金日成综合大学的优势是什么?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

太亨哲:我校的优势是能够培养用我们党的思想武装自己、优先考虑祖国和人民的人才,拥有优秀的社会科学和基础科学研究力量;困难是研发尖端科技所必需的资金和实验设备、经验尚且不足。

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挑战,我们都会发挥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精神,勇于奋斗,克服困难,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