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偶遇夭折儿子 死而复生?真相让人惊呆!疑因医院...
丁巧荣说,马上中秋了,自己想过一个团圆的节日
夫妇偶遇夭折儿子 死而复生?真相让人惊呆!“见到他的第一眼,我的脑袋就‘嗡’的一声,蒙了!”13日上午,江苏省沭阳县的丁巧荣女士告诉中新网记者,自己35年前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当时医生称小儿子“糟蹋”(夭折)了,没想到前不久竟在同一间病房偶遇了一名与自己大儿子长得近乎雷同的男子,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她毫不怀疑这名男子就是失散多年的小儿子。
为何丁巧荣及其丈夫郁光辉如此笃定该男子就是失散的小儿子呢?郁光辉说,身材眉眼和自己都太像了,甚至鼻子上的痣,都与大儿子一模一样。
夫妇二人
事情得从35年前的农历八月三十日晚上说起。
当天晚上,怀着双胞胎的丁巧荣感到身体不适,来到沭阳县城的一家医院待产。
“大概8点左右,大儿子生出来了。医生告诉我是个儿子,并让我继续使劲,里面还有一个。”丁巧荣告诉记者,当时意识还是清醒的,自己还告诉医生,肚子里还有一个儿子,早就查过,丁巧荣随后就晕了过去。
几个小时后,丁巧荣醒过来后才知道,生“小二子”时自己大出血,休克导致昏迷。更令她感到难过的是“小二子没了”。
在老夫妇的指引下,记者驱车1个多小时到达葛亮经营的农场时,却发现大门紧闭
“医院的人找到婆婆要了4元钱,去处理‘小二子’的事情,两元钱买‘蒲包’(裹尸布),两元钱人工费。”郁光辉介绍,当时他还在外地打工,三天后到了家才听说此事,“医生说我媳妇大出血,为了保住大人,只能放弃孩子。”
郁光辉回忆道,每次想起这些,母亲都很悔恨,当时为啥没有看个究竟,没有看到孩子尸体的郁光辉一直对此有些怀疑。
但没有一点头绪的郁光辉只能选择相信医院的说法,将自己的怀疑埋藏在心中。“我一直就觉得我的‘小二子’没有夭折,这可能就是冥冥中父子连心的一种牵挂。”
网络图片
“你别找了,孩子爷爷早带着他去上海了”
1988年的一天,郁光辉的一个侄儿在官墩乡与几个朋友喝酒,酒酣耳热之中,一名家住沭阳东关口的朋友称,自己附近一户人家收养了一名官墩乡的男孩,“据说是双胞胎中的一个,是一名姓丁的妇女生的。”
沭阳县东关口距离官墩乡30多里地,难道自己失散的儿子就在这么近的地方?获悉此消息的郁光辉发誓一定要找到儿子。
“那一年,我每天都去东关口,一个巷口一个巷口转。”郁光辉说,30多里地现在看来不太远,但当时连自行车都没有,全靠步行,一趟需要1个多小时。[page]
郁光辉回忆,自己经常揣着块干饼就去寻找儿子,渴了就到老乡家讨口水喝,经常被训斥“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出来乞讨,好吃懒做”。
“那几年我都没有出去工作,一直在寻找儿子的踪迹,官墩乡至东关口基本每天往返一趟。”郁光辉告诉中新网记者,自己不敢公开寻找,怕被人打,只能见到人就打听,套话。
就这样,郁光辉打听了好几年,都未能寻找到儿子的一丝踪迹。一位当地妇女看他实在可怜,告诉他说,“你别找了,他们家早都知道你在找,孩子爷爷早带着孩子去上海了,家里已经没人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郁光辉慢慢断了心思,随大儿子一家去南京开了家饭店,常住南京。由于长期思念“失散”的小儿子,他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每天夜里能抽两包烟,血压高的厉害。”
网络图片
一眼认定,这就是我的“小二子”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6年春节后的正月初四,患有肾结石的丁巧荣从南京回到沭阳县一家医院治病。
刚进病房的丁巧荣就蒙了,映入她眼帘的是一名与她大儿子近乎一模一样的男子,恍惚间她甚至以为是大儿子从南京回来了。
忍住颤栗,丁巧荣悄悄地询问周边病友得知,这名男子是来为受伤的媳妇送饭的,竟真的是抱养来的。丁巧荣流着泪给老伴郁光辉打电话,当郁光辉匆匆赶到医院看到这名小伙子时,他当即断定这个男子肯定是自己“小二”。
网络图片
看着近乎是大儿子“镜像”一样的男子就在面前,而且很可能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小儿子,丁巧荣想认又不敢认,辗转反侧一宿没睡着。
郁光辉多方打听,得知这名男子叫葛亮(化名),葛亮承认他是抱养的。但是郁光辉夫妇夭折在医院的小二子如何被抱养,却不得而知了。这种“抱养”却让郁光辉夫妇痛苦了35年。
郁光辉说,自己多方调查,当地一种说法是,葛亮养父母也育有一名男孩,但那个男孩身体不好,徐亮的养父母相信再添个男孩能冲喜的迷信说法,这才找人将‘小二’给偷了出来。
“我可以把你们当亲生父母一样孝顺,但不能做亲子鉴定”
得知郁光辉和丁巧荣这些年的遭遇,葛亮同意去验DNA确认身份,可就在第二天,他却变卦了。
网络图片
“他说已经适应了目前的生活,不能再让现在的家人痛苦,但是他可以把我们当父母一样孝顺。”郁光辉不解,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葛亮却不能理解他们失子30多年的痛苦。
13日上午,在郁光辉夫妇地指引下,记者驱车1个多小时到达葛亮经营的农场时,却发现大门紧闭,一名穿着蓝衬衫的男子骑着电动车匆匆忙忙离开。郁光辉说,离开的这名男子正是葛亮。
一名自称是葛亮合伙人的张姓男子告诉记者,葛亮现在压力太大,不可能接受采访。在记者要求下,该男子多次拨打葛亮电话沟通,但其始终未出面。
“我不明白他的压力来自哪里,我不会追究当年医院的责任,也不会要求他来给我养老,我只想要知道我的儿子还活着就好了。”丁巧荣说,一方面葛亮不同意去做亲子鉴定,同时又称会象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对待自己,“事情就像陷入了死胡同,但我们怎么能甘心呢?”
13日下午,记者多次拨打葛亮电话,截至发稿时,一直未有人接听。关于此事的进展,中新网记者将继续关注。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