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亏损22亿元 瑞幸欲在纳斯达克IPO 融资1亿美元

北京时间4月23日凌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网站显示,瑞幸咖啡提交IPO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寻求上市,代码为LK,融资1亿美元,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海通国际为承销商。不久之前的4月18日,瑞幸咖啡刚刚完成1.5亿美元的B+轮融资。

瑞幸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为4.8亿人民币,而在2018年其全年收入为8.4亿元。其中,现煮饮料(现磨咖啡)收入占比最高,为75.4%。

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依旧入不敷出。总营业费用为10亿人民币,其中商店租金和其它运营费用(这一项的其中一半多是店员工资)、材料两项产生了5.6亿的成本,已经超过收入。其次是一般及行政开支、销售和营销费用,这两项的支出为1.7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经营亏损5.3亿人民币,2018年全年经营亏损16亿。再加上2017年的5600万,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的经营活动就已经亏损约22亿人民币。

在运营数据方面,招股说明书显示,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瑞幸咖啡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第二;拥有2370家自营门店,其中座位有限的小型pick-up店占据总店数的91.3%,而2018年第四季度是开店最快的时期,三个月内增长了884家店;累积成交用户超过1680万,在2018年的用户复购率超过54%;2018年销售咖啡及其它产品合计9000万杯。

在获客上,瑞幸用户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8年第二季度和2018年第四季度,在线上线下的联合营销攻势下,月均交易用户都得到了急剧增长。但在2018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月均交易用户增长却相对较低。

2019年第一季度,在新增获客430万的基础上,瑞幸月均交易用户数仅环比增长了7.6万,环比增长率1.76%,且在此基础上,销售额数据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019年第一季度,月均销售量为1628万,环比下降了7.76%。也就是说,随着补贴结束,“薅羊毛”的用户出现离场。

不过,瑞幸的获客成本却一直在下降。在短短一年里,瑞幸的获客成本从103.5元人民币降低到了16.9元人民币。

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的员工构成包括14,713名店面运营员工,630名店铺开发员工,811名技术开发员工,436名普通和行政人员,但销售和营销员工只有59名。

瑞幸作为“烧钱”、“补贴”的主力军,一直受到资本市场和普罗大众的关注。在成立近一年半的时间内,为了支持如此高额而快速的亏损经营,瑞幸从未停止资本运作。瑞幸的高层也曾坦然表示“对亏损有预期”。

去年7月,瑞幸募得2亿美金,正式迈入独角兽行列。去年12月,瑞幸再次获得2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翻倍至22亿美元。而在此轮融资基础上,今年4月18日,瑞幸又获得1.5亿B+轮融资。另外,招股书显示,仅在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之间,瑞幸还至少进行了三次信贷活动。这还不包括2017年就开始了的、与公司不同高层人员及关联方之间的数次关联交易。

而在瑞幸股权结构里,陆正耀和钱治亚分别持有30.53%和19.68%的股份,黎辉代表大钲资本、刘二海代表愉悦资本分别持有11.9%和6.75%的股份。瑞幸一直在以陆正耀为核心的神州系掌握之下。

此外,在招股书公布的董事长陆正耀、CEO钱治亚领衔的董事会和高管名单里,并没有出现此前一度受到争议的CMO杨飞的名字,杨飞被认为是瑞幸咖啡烧钱补贴的操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