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最新3篇

在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掌知识为您带来了3篇《数与代数》,如果能帮助到您,掌知识将不胜荣幸。

小升初数与代数专项练习题 篇一

六年级数学数与代数复习题

1.将下面这些数填入适当的括号里。(54分,每空一分)


(资料图片)

-8 2.56 0.7 - 0 2 +3.14 1067 -0.31

这些数中,( )是整数,( )是分数,

( )是小数,( )是正数,( )是负数,( )自然数。

2.据中国官方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05.3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977人遇难,367854人受伤,这个数读作( ),失踪17974人。紧急转移安置1514.74万人,读作( ),这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累计受灾人数4554.7565万人。

3.0.6等于( )个千分之一。6在十位上所表示的"数比6在十分位上所表示的数多了( )。

4.与345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一个多位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7,十万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6.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84。这三个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 )。

7.一个数由3个一,5个百分之一和8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把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

8.0.4=( )( ) =10( ) =( )35 =( )%

9.某班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小金21kg,小陆28kg,小张25kg,小吴22kg,小沈24kg。如果把他们的平均体重记为0,那么这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记为:小金( ),小陆( ),小张( ),小吴( ),小沈( )。

10.两个数的积是70,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积是( )。

数与代数教学反思 篇二

数与代数教学反思

本单元内容繁多,教学时间又少,刚开始复习时,一节课只能复习一些基本概念,并且效果不好,有一部分学生记不住也不会用,特别是因数和倍数一章,学生概念本来就模糊,而且只安排一课时,课后又没有有效的练习,学生复习得很不扎实。我改进了复习方法:在课前出一些有效的练习,课堂上,边练习边复习概念,模糊处及时讲解,效果稍好一点。这部分内容完全复习完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课前教师应整理好复习内容,理解清楚每条概念,合理地把教材中混乱的内容进行分类,学生在复习时就会有条有理。

2.准备一些辅助联系,如果书上练习题不到位,利用额外的题进行讲解,效果较好。

3.家庭作业中,增加计算题练习,我每天让学生额外做一页或两页口算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对于易出错的题目,最好在练习中讲解,不好空讲概念。

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孩子只会做笔记,不愿意思考,有些浪费时间。

2.解决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但复习这么久了,最不扎实的就是解决问题。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难点中的"难点,特别是单位“1”未知的问题,应该放在一起复习,进行对比练习,但教材中不但分开复习,而且出现的例题及练习都是最基础的,根本没有达到让学生深入理解的目的。

《数与代数》的教学反思 篇三

《数与代数》的教学反思

数与代数的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数学是作为数学学习的过程目标,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让学生经历就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情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活动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要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数概念产生的过程,就要给学生提供现实的背景,使学生有机会去体验,有机会去感知。这样,从现实生活出发,就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像这样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既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又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但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只是让学生记住数学事实,还应当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学生经历数学的过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学、探索数学模型应当成为数学课程的目标。 因此,在新的课改理念下的“数与代数”内容的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多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在实践中探索、认识和体会数学中的模型。通过一个又一个分东西的实践活动,学生在不断地分东西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不断地总结、修正自己分东西的策略,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深深体会到不管怎样分,最后每份均分得“同样多”时,教师自然而然地向学生介绍了除法的含义。从生活情境到建立数学模型如水到渠成一般,学生也较好地理解了除法的含义,也急于向教师讨教有关除法的表达式。为后续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这样的教学,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做中思,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并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解决问题,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态度和习惯。l

以上内容就是掌知识为您提供的3篇《数与代数》,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