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El。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资料图)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唐朝高祖年间,匈奴连年侵犯边界,大将李靖率兵出征,一举获胜,于中秋节凯旋。为庆祝胜利,长安城鸣炮奏乐,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在中国经商的吐蕃人给皇上献祝礼,高祖李渊接过礼盒,取出圆饼,手指明月笑道:“应将胡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分给文武群臣共食,称“月华饭”。
北宋时代,有人从圆圆的月亮,想象出象征月亮的食品“中秋玩月羹”。到了明朝,又从中秋玩月羹发展成“中秋月饼”。
吃月饼的传说虽有多种,最为常见的是因为元末在月饼中夹有起义字条,号召人民群众起义斗争,所以每逢中秋节就要吃月饼。
传说乾隆登基以后,为了寻找亲生父母,曾经六次下江南。有一次,、乾隆皇帝巡游到杭州,寻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据说陈阁老已不在世)。这时,正值中秋,乾隆的母亲(陈阁老夫人)看见自己的儿子,内心非常高兴,亲手做了圆圆的甜饼,给乾隆吃。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母亲做的甜饼,连声称赞:“好饼,好饼,中秋良宵也!”从此甜饼成了月饼,中秋节变成了亲人团圆节。江南一带每逢中秋节,就用月饼招待归家的亲人,以表示亲人团圆。如果亲人在异地,就要仰望着月亮,表示思念之情。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舞草龙
用田中稻草扎成龙形,糊上彩纸。晚上在龙身插香,游行于街市。大的多达十余人共舞,小的一个人独舞,伴以锣鼓,称之为舞草龙。
提灯会
提灯会,邀友约伴,沿街游行歌唱。所提之灯,有素雅馨香的茉莉灯、鲜艳明亮的袖灯等,前者以香取胜,后者则以颜色取胜,都寓意光明,足以与天上月亮争辉。
买兔儿爷
相传月中有玉兔捣药,因此月亮也被称作玉兔。北方中秋,市面上都会出售兔儿爷。兔儿爷用泥在模具中制成,也有布扎或者纸绘的,人身兔首,衣冠被施以彩色,或坐或立,或者捣柞,或者骑兽,或甲宵披挂而带族旗。价格昂贵的兔儿爷,可值万钱,小孩子买回去,用香花、饼果供养起来。
走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夜晚,女子多盛装出游,如同正月十六月夜一样,或者探亲访友,或者悠然漫步。湖北俗称之为踏月,河南俗称之为走月,吴地人们则叫作走月亮,似乎还存有古人玩月退兴的余绪。
桂花香气浓烈,能辟臭解郁,女子夜游时,答插一两枝,顿时衣袂生香,更具风韵。
模秋
这晚儿童执火炬,成群结队到田野里摘取果、豆等物,相互认识辨别,称之为模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