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夜经济,守护烟火气 范柏乃:公共服务要做细做实

潮新闻 编辑 王彬 张恬怡

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士点评新闻报道,虽寥寥数百字,但这些独到的短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或换个角度看新闻。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来,串联成链,供更多人品读。也欢迎大家参与“读端”讨论。 本期嘉宾是 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

东阳振兴路夜市全长800多米, 摊主来自全国15个省份。如今这里的1000多名摊主再也不需要为摆摊还是带娃纠结。


(资料图片)

今年6月,振兴地摊爱心托管班开始试营业,免费托管地摊从业者的子女,重点招收4-12岁的摊主孩子。托管项目总投资近10万元,由吴宁街道和工会财政共同承担,从夜市招投标资金池里划出,两位老师则公开面向社会专业人士招募。

详情点击>>

潮声丨夜经济怎么才能火?大家都用脑东阳用的是心

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

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撬动消费、提振经济、活跃市场的重要杠杆,对扩大就业的意义日益显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00万人摆摊为生。

在摆摊的从业者中,主要以自由职业者、外来民工、白天上班晚上摆摊者为主,带娃摆摊的报道常诸见媒体。

照顾好了摊子,却没时间照顾孩子,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东阳走访调查后,开设的这个爱心托管班,免费托管地摊从业者的子女,无疑解决了商户们的后顾之忧,既能让他们专注经营,也能兼顾孩子们的教育。这一政府兜底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到,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范创新发展。在政策鼓励下,相关部门应当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等方面鼎力支持、积极引导、灵活管理,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夜经济消费场景,以满足居民多元消费需求,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比如东阳为夜市建服务中心、路口安装自来水头、为商户安装起专用电桩等,给商户提供实际便利,都是现实有益探索和实践。

欢迎大家转发并参与讨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