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关于研究的所有信息
-
世界首创研究揭示宇航员太空贫血原因
一项世界首创研究揭示了太空旅行是如何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的,即所谓的太空贫血。根据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对14名宇航员
-
研究早已展开!联发科定义6G三大原则S.O.C.
5G普及如火如荼,6G相关研究也早已展开,标准组织、通信机构、运营商、移动厂商都在积极布局。2022年1月18日,联发科发布了一份详尽的《6G
-
压力化作转型动力 打造海上绿色“油田”
浙江省舟山市科技局将重点组织开展碳汇海藻贝类高效养护技术、综合养殖碳汇扩增技术和人工鱼礁构建技术应用研究,5年内开发固碳海洋养殖新
-
科学家首次目睹恒星“濒死”前爆炸奇景
美国天文学家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首次目睹了一颗红巨星濒死前以超新星爆发形式发生的爆炸,比研究人员此前估计的更
-
找到指纹形成原因!肢体发育基因影响指纹“外貌
开展人类表型组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基因—表型—环境之间以及宏观—微观表型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强关联及其背后的机制。首张人
-
研究重大突破:首次揭开指纹的奥秘
不起眼的指纹,居然跟我们的身体发育基因有着密切的关联。据央视网报道称,日前由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牵头的一项研究首次
-
学历越高,大脑退化越慢,这项历时7年的研究出结果了
苏黎世大学最新研究
-
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被虚拟“打开”
近日,埃及科学家首次使用三维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对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的木乃伊进行数字化解封并公布了其面部细节。研究发现,阿蒙霍特
-
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 首个科学研究成果发布!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日前天问一号环绕器有效载荷之一 ——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 MINPA)首个科学研究成果发布。
-
在“曲折”中丰富认识 和青藏高原“同呼吸”
青藏高原很广阔,广阔到足以让科研工作者穷尽一生去跋涉。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研究员王小丹就扎根于此,20
-
深化基础研究强化源头保护 让科学发现“回归”
日前,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其中提到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知识产权源头保护是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起始和基
-
基因素材库扩容 按功能选育茶品种成为可能
杭州西湖区龙坞茶镇某茶园内,安装有含高效性诱剂的船型诱捕器、黄红双色诱虫板、窄波LED杀虫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供图将一包粉末倒入
-
高性能多功能冬奥服装服饰研究开发成果已实现转化
近日,记者从北京服装学院获悉,由该学院承担的科技冬奥项目——高性能多功能冬奥服装服饰研究开发项目成果已实现转化。通过与相关服装企业
-
空气输入法,浙大最新研究:空中动动手指,就能给智能手表输入文本
识别错误率最低只有3 9%
-
我学者提出拍赫兹通信 为第六代移动通信发展提供新思路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徐正元教授领衔的联合团队,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数字通信与网络(英文)》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拍赫兹通信
-
微众银行2021银行用户行为调研报告出炉大众金融行为与小微经济研究引关注
12月22日,微众银行·We研究举办的2021 年银行用户行为大调研成果发布会直播正式在新浪财经APP上线,并且进行了《2021年银行用户行为大调
-
没有牙齿的兽脚类恐龙——我国发现迄今最完整恐龙胚胎化石
22日上午,记者从福建省科技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来自中国、英国和加拿大三国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2019年起对一个完好保存
-
生物质发电研究取得新突破 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12月19日,从扬州大学传出消息:该校吴多利博士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相关项目的资助下,针对水蒸气含量对镍铝涂
-
人类每年都在创造历史——2021年突破极限的6大科学纪录
人类每年都在创造历史,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创造新纪录,今年也不例外。美国《科学新闻》杂志网站在12月20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梳理了2021年令人
-
一把鸵鸟蛋壳串珠 揭示5万年前非洲文化联系
《自然》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非洲东部和南部人群之间的文化联系一直保持到至少5万年前,这比遗传学分析预测的两者分离时间晚了约2